6月27日,由山西太鋼不銹鋼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山西汾渭能源開發(fā)咨詢有限公司、太原理工大學共同主辦的山西省煤基重點科技攻關項目“精細化智能配煤系統(tǒng)開發(fā)與工程示范”(編號:MJH2014-02)中期評審會在中科院山西煤化所能源樓二層會議室隆重召開。
會上,與會專家組審閱了相關資料,聽取了匯報,經質詢和討論,專家一致認為該項目圓滿完成了計劃任務書規(guī)定的各項內容,成效顯著,并形成了如下意見:
1.項目組已完成計劃任務書要求的各項工作,資料完整詳實,有試驗數據與企業(yè)生產實踐數據支撐,達到了項目預期目標。
2.建立了目前國內最全的煤質資源數據庫。
3.配煤與焦炭質量預測模型的建立,充分利用了該項目在灰化學、形態(tài)硫及其熱轉化的理論成果,量化了各因素對焦炭熱強度和硫轉化的影響權重,豐富了配煤煉焦技術,對本領域的技術發(fā)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4.開發(fā)了全要素智能配煤系統(tǒng)。在焦炭質量預測中首次引入了成煤期、煤灰成分等指標,參數全面、理論獨特。其推廣和使用將對傳統(tǒng)配煤理論和方法產生重大影響,并全面提高焦化行業(yè)的競爭力。
5.該成果通過在太鋼及其它示范基地的生產實踐,取得了降低配煤成本20-50元/噸的效果。
6.建議加快推廣,在使用中不斷升級完善。
會上,山西汾渭能源董事長助理徐佳妮對汾渭在該項目的相關研究成果進行了詳細的匯報。她說,汾渭能源十余年來堅持致力于對不同地區(qū)、不同品種、不同體制的煤礦個體實地調研采樣進行化驗,并定期對各地區(qū)煤田勘探地質報告數據進行收集。
通過大量地質報告數據、煤樣分析數據及其它收集信息的研究,對每一個礦區(qū)、煤礦的煤層灰分、硫分及其它參數的變化規(guī)律都做了分析,完成了中國煤礦煤質數據庫的建設,目前完成生產及建設煤礦共計4787座,產能合計45.36億噸。
此外,汾渭能源通過收集太鋼、試驗基地等焦爐各項參數、對影響焦炭指標的關鍵因素進行數據分析,結合煤化所提供的灰成分影響焦炭熱性能機理模型與理工大提供的硫轉化模型為基礎,獲得適用于不同爐型的焦炭質量智能預測模型。
最后,以焦炭質量智能預測模型為核心,通過矩陣分析等數學方法計算出最低配煤成本方案,最終形成智能優(yōu)化配煤系統(tǒng)集成軟件。
精細化智能配煤系統(tǒng)創(chuàng)新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焦炭質量預測方面,全面引入中科院煤化所灰成分中堿金屬對熱強度的影響因素,建立了全新的焦炭熱強度預測模型;
硫轉化預測方面,加入理工大對于煤中不同形態(tài)硫及堿金屬元素相互作用下的硫轉化理論成果、成功預測了入爐煤到焦炭的硫轉化率;
最低成本配煤方案計算方面,汾渭能源對每一個影響元素進行了定量分析,應用多元矩陣方法,實現了從資源數據庫的海量元素中優(yōu)化出目標產品的最低成本配煤方案,真正實現了智能配煤。其結果也可在太鋼300Kg焦爐驗證;
煤質數據庫方面,收集整理了全國各礦區(qū)煤質數據,且系統(tǒng)充分考慮了成煤環(huán)境對焦炭指標的影響因素,突破了僅從煤炭指標評價煤質優(yōu)劣。
會上,徐佳妮介紹說,配煤系統(tǒng)目前已在太鋼、旺莊、豐達等多家焦化廠的應用,不僅使焦化企業(yè)的產品質量更為穩(wěn)定,而且可使產品成本降幅均達30-150元/噸。
此次會議上,太鋼、煤化所及太原理工大學項目相關負責人也對各自單位的研究成果進行了系統(tǒng)、詳細的匯報。
太鋼高級工程師吳波以及太鋼技術中心焦化專業(yè)研究員、教授級高工齊洪濤分別做了“項目總匯報及太鋼項目匯報“、“全元素配煤理論的提出與影響”的主題匯報;煤化所白宗慶副研究員對“煤中礦物質在成焦過程中的演化及其對焦炭反應性的影響”進行了深入探討;太原理工大學王美君副教授對“配煤煉焦過程中硫分的預測與調控”進行了深入研究分析。
據悉,目前“精細化智能配煤系統(tǒng)開發(fā)與工程示范” 項目經過各方的艱苦工作和同力合作,各項工作按期推動,收尾與驗收工作正在進行。
鑒于山西省政府對大數據的高度重視及用大數據和信息科技改造傳統(tǒng)產業(yè)的殷切期待,合作各方一致認為該項目經過整合資源和加強互聯網技術的專業(yè)支撐,可確實提升山西焦化行業(yè)的整體水平,改變山西資源優(yōu)質、產業(yè)劣勢的被動局面。
此次評審會邀請了中國焦化行業(yè)協(xié)會副秘書長楊文彪、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副所長房倚天、山西陽光焦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馬建安、首鋼技術研究院焦化首席工程師李東濤、太原煤氣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原副董事長宋旗躍、山西化工設計院原副院長徐占軍及太原化學工業(yè)集團總工趙英杰等單位專家對該項目進行了審查和評估。
同時,山西省科技廳牛志勇處長、太原理工大學煤化工研究所原副所長苗茂謙、山西焦化行業(yè)協(xié)會專家牛振奎、太鋼焦化廠長賀世澤、太鋼技術中心科技管理科科長苗華軍、太鋼技術中心副主任徐芳泓、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科技處副處長楊禹以及太原理工大學科技處處長王云才等領導參加了此次評審會。
此外,各單位項目組負責及參與人、陽光焦化、旺莊生鐵等焦化廠相關領導也參加了本次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