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核問題六國(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與伊朗14日正式宣布就解決伊核問題達成一致,意味伊朗能源業(yè)或將重新加入國際能源市場的角逐。伊朗回歸,將如何影響國際油價?
市場暫無動蕩
伊核協(xié)議達成的消息宣布后,國際原油期貨價格并未立即反應,14日收于每桶50美元上方,相當于一年前價格的一半。
行業(yè)分析師認為,伊朗原油大舉進入國際市場,仍需等待一年時間甚至更久。德勤能源問題研究中心執(zhí)行理事安德魯?斯勞特說:“這不僅是重新產油的問題。他們需要投資和技術。”
美國《紐約時報》14日報道,伊朗擁有全球10%的原油儲量和18%的天然氣儲量,是可以與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分庭抗禮的角色。遭受石油制裁前,伊朗產油峰值達日均接近300萬桶。
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上月會議期間,伊朗石油部長比詹?納姆達爾?贊加內預測,如果伊朗恢復原油出口,每日原油出口量將比現(xiàn)在增加40萬桶,6個月后再增加60萬桶。
不過,大多數行業(yè)分析師認為伊朗的預測過于樂觀。咨詢機構皮拉能源集團執(zhí)行主席加里?羅斯說,從協(xié)議簽署到伊朗原油日產量比現(xiàn)在增加50萬桶的水平,“好歹需要1年”。
另外,伊核協(xié)議規(guī)定,只有在美國及其盟友確信伊朗已經履行協(xié)議的情況下,才會放松對伊朗的石油制裁。確認伊朗是否已經履行協(xié)議,同樣得耽擱數月。
油價長期承壓
路透社援引分析師的話說,盡管伊朗新產的原油2016年才能開始出口,但從長遠看,國際油價將持續(xù)保持相對低位,甚至可能進一步走低。
高盛集團說:“我們認為2016年歐佩克產量將增加,包括來自伊朗的原油,這將對油價構成與日俱增的下行風險。”
杰富瑞國際有限公司認為:“隨著歐佩克成員國奮力增加市場份額,美國石油產量保持堅挺,石油市場供大于求的階段將長于我們的預期。”
不過,皮拉能源集團執(zhí)行主席羅斯認為,市場或將有能力消化伊朗新增的原油產量,因為隨著油價低位運行,石油行業(yè)的投資正在減少。
巨頭提前布局
《紐約時報》報道,過去數周,英荷殼牌石油公司、法國道達爾石油公司、意大利埃尼公司等石油巨頭一直在尋求投資伊朗。
報道說,上述西方石油巨頭的高層6月在奧地利維也納會見伊朗石油高官。過去數月間,這些油企高管與伊朗官員在德黑蘭多次會面。
英荷殼牌說,已經開始討論可能與伊朗展開合作的領域。這家公司在聲明中說,如果西方國家解除對伊朗的石油制裁,“英荷殼牌將嚴格依法運作。我們有興趣探求英荷殼牌在開發(fā)伊朗能源潛力方面可能發(fā)揮的作用”。
一旦西方能源巨頭進入伊朗,將為伊朗能源業(yè)帶來亟須的成百上千億美元投資。不過,這也得看伊朗開出怎樣的條件。西方對伊朗實施石油制裁前,西方油企與伊朗簽訂的合同回報率較低,而且合同不允許外國油企獲得油田所有權。
伊朗官員說,他們正在起草新合同,但未披露合同細節(jié)。
(溫州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