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原油市場周二連續(xù)第四日大跌,因對供應過剩的憂慮不斷加深,打壓油價在本周迄今累計下挫近10%,觸及2009年春來的最低位。
交易商稱油價趨勢似乎為下行,不過,一旦市場的低迷人氣被打破,油價可能反彈。這種情況在周二曾一度出現(xiàn),當時弱于預期的美國經(jīng)濟數(shù)據(jù)短暫打壓美元。這帶動油價從日內(nèi)低位回升,但僅持續(xù)了約一個小時,油價再度下行。
汽油和取暖油等成品油也在上午的交易中短暫反彈,因投資者對空頭頭寸獲利了結,帶動價格上升。之后,成品油再次下跌,汽油收低2%。
原油價格自6月以來累計下跌超過55%,當時指標布蘭特原油在每桶115美元以上,美國原油在107美元以上。
周二,布蘭特原油 結算價報每桶51.10美元,下跌2.01美元。布蘭特原油盤中接近測試50美元支持位,跌至2009年5月低位50.52美元。
在本周頭兩個交易日,布蘭特原油累計下跌5.32美元,或近10%。
美國原油 收低2.11美元,或4.2%,此前跌至2009年4月觸及的低位47.55美元。
“我認為,下探46至45美元是很有可能的,”RJO Futures資深市場策略師Phillip Streible說,“我認為,人們進一步認識到美國正成為原油生產(chǎn)大國,這不會很快改變。”
油價跌勢從六個月前開始,因擔心美國高品質(zhì)頁巖油供應過多。沙特在11月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會議上排除了減產(chǎn)以提振油價的可能性后,油價跌勢加速。
周二宣讀的沙特國王的講話稱,該國“有決心”應對油價下跌所帶來的挑戰(zhàn),未暗示沙特將會減產(chǎn)。(路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