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業(yè)界關注的內蒙古匯能煤電集團公司煤制天然氣項目二期工程項目正在加緊建設。據了解,截止目前,該項目已經累計完成土方開挖和回填31萬立方米,混凝土澆筑11萬立方米,鋼筋制安8000噸以上,完成了土建工程的30%~40%。
內蒙古匯能煤電集團公司煤制天然氣項目是內蒙古頭個國家發(fā)改委批復的煤制天然氣項目,計劃投資120億元,二期新增煤制天然氣生產規(guī)模16億立方米并全部液化,預計2021年投產,投產后預計年實現銷售收入65億元,上繳稅收9億元,并可帶動3000人就業(yè)。
主要裝置包括空分裝置、氣化裝置、變換及低溫甲醇洗裝置、甲烷合成裝置、甲烷液化裝置、熱電站、原料儲存與準備、全廠火炬、硫回收裝置等。裝置將采用華東理工大學多噴嘴對置式水煤漿氣化技術生產合成氣,氣化爐兩開一備,單爐有效氣產量為210000標準立方米/小時。屆時,每年能轉化煤炭600多萬噸,生產天然氣20億立方米。
該項目甲烷合成采用丹麥托普索公司的專利技術和催化劑,合成壓力5.32兆帕、溫度620攝氏度,這在國際已運行裝置中尚屬首例?辗盅b置采用法國液化空氣制品公司專利技術和全套設備,壓縮機組由德國曼透平公司制造,采用高溫高壓反應裝置并實現空分裝置大型化,從根本上實現了節(jié)能降耗目標。
該項目建設共分兩期:一期工程投資約70億元,于2014年10月試車投產,4億立方米天然氣全部液化;二期工程天然氣液化項目(LNG)屬于負荷型天然氣液化工廠,項目計劃投資120億元,具體建設包括天然氣凈化、液化、液化天然氣存儲、運輸以及相關配套設施,新增煤制天然氣生產規(guī)模16億立方米并全部液化,處理天然氣270萬Nm3/日,預計2021年投產。
據介紹,匯能煤制天然氣一期工程年產4億立方米煤制氣及液化生產線在2014年正式投產,已累計生產天然氣近20億立方米。2018年5月,企業(yè)又投資120億元開工建設了匯能煤制天然氣二期項目,生產規(guī)模為年產12億立方米煤制天然氣,計劃于2021年建成投產一二期全部投產以后,每年可生產天然氣16億立方米,可以將接近100萬噸的清潔能源LNG產品輸送至全國各地,進而延伸企業(yè)產業(yè)鏈。
內蒙古匯能煤電集團公司煤制天然氣項目位于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圣圓煤化工基地,項目以煤為原料生產合成天然氣及液化天然氣,是全國頭家由民營企業(yè)投資建設的煤制天然氣示范性項目。